忧郁的精神动力学解析 -金色年华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电话:0553-5209476 网站首页 世茂分部 |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专家风采 | 青少年危机 | 催眠 解梦 | 相关知识 | 人格障碍
情感婚姻 | 抑郁症 | 焦虑症 | 强迫症 | 性心理 | 社交恐惧 | EAP中心 | 失眠门诊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专家风采
>相关知识
>人格障碍
>情感婚姻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性心理
>社交恐惧
>EAP中心
>青少年危机
>催眠 解梦
>失眠门诊
  锟斤拷锟斤拷症
忧郁的精神动力学解析
来源 : 中国心理健康管理网      日期 : 2015-4-8         点击次数 : 231658


Bibring: 关注的重心在被广泛体验到的抑郁情感,他认为对于这样一种普通心理学现象的精神动力学解释不应是偏狭的,而必须是足够的广泛以便能在大范围内的病人中,实际上是在所有人的精神生活中去解释抑郁情感的存在。这一角度引导Bibring 将重点放在了自尊的作用上。他假设如果易感病人处于一种处境中,这种处境能引起无助感、无能感并因此导致自尊显著降低,那么抑郁就会得以发展。这种体验是儿时创伤的再现,后者导致的无助感、无能感没有被解决,籍此使儿童不能完成重建安全感的需要。有无助感、无能感的儿童惧怕他或她不被爱,不被喂养,不能满足自恋性的、既不足够好也不足够强大的欲望。在成长的儿童中这些目标的挫败感会阻止持久性自尊的出现,从而使他或她在成年后容易出现抑郁情感。Bibring 已作了动力学系统阐述的病人在目前的诊断标准下会被考虑患有恶劣心境。尽管性格性抑郁抑郁性神经症的疾病诊断粗略地等同于恶劣心境,但Bibring 的动力学描述主要不是用来解释慢性、持续性烦躁不安,而是因对外部事件作出反应所产生的短暂的情感体验。


Klein: 在精神分析理论家中,Melanie Klein 是唯一认为抑郁是在非常早的发育阶段就被体验到的情感。她的发育设想突出地包括了自我和超我的发展以及奇异的复杂的心理机制,所有这一切均出现于出生后第一年。而且,她认为强大的攻击性驱力表明了死亡本能,这一观点已渗透到她的发育设想之中。婴儿同外部世界的部分客体的相互作用既导致了满足感也导致了挫败感,它们形成了第一个内部的心理代表物。在某种程度上,婴儿认识到部分客体实际上是整体的一部分,恨的部分客体和爱的部分客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部分。这导致了矛盾情感体验——即意识到一个人爱和恨同一个客体以及为了保护爱的客体必须抑制破坏的愿望。这些体验构建了抑郁的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后者属于正常的发育阶段(在6-9个月时出现),它包含了好与坏的部分心理代表物的整合及施虐性的、破坏性幻想的控制。


一般来说,儿童伴随着与母亲在一起而得到的充分的爱的体验进入抑郁位置,获得了内部的、安全的心理代表物以及与强大的却又仁慈的客体的信任关系。这些积极的、内部的心理代表物使幼小的自我有力量去解决矛盾情感的痛苦。然而,如果由于先天的攻击性驱力、或者由于遭受外部客体的现实的虐待使得儿童的破坏性冲动非常的强烈的话,儿童常会担心他或她会破坏所憎恨的却有需要的客体。这些情况导致了抑制、内疚和抑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友情链接:
   
  语栖心理咨询(原金色年华心理咨询) 技术支持:天颂公司 管理登录
全天值班电话:18955322167(值班手机)皖ICP备17028523号-1
邮箱:9215595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