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一些已婚夫妇很难接受只生一个孩子的要求,观念和现实的冲突曾引发了一幕幕折射出那个时代世相百态的悲喜剧,如同以此为题材的小品当年风靡一时,大概只有亲历者才真正解得其中滋味。而对于如今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快速的经济发展的很多家庭来说,问题已经不是能不能生两个孩子了,而是要不要生。
对每个家庭而言,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让他们在身心方面健康成长。
从心理方面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不同年龄段的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或许可以提供参考。
有研究表明,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往往受到过度的保护和溺爱,造成一些孩子适应不良的特质,比如缺乏社会交往、早熟、自我中心、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现实感和社会化功能不足等等。追溯原因,孩子的这些特质都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每个孩子心理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大致在出生到三岁左右,如果这个阶段发展顺利,就会为孩子后来的性格、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建构一个良好的框架,而孩子的母亲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传统家庭中,孩子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传承家族血脉,这种观念使得一些只能生一个孩子的家庭不惜代价要生一个男孩,甚至因为只生了一个女孩导致家庭解体。对于承受着如此压力的母亲来说,生下一个男孩就如同得到上天的恩赐,孩子既能让她感受到自身价值,又是她能在家庭中争得自己位置的资本。
在母亲的这种心态的包围下,孩子被置于一种奇特的状态中:
一方面,他作为家庭的中心无比重要,似乎一切都以他为取舍;
另一方面,他的生存意义其实早已被父母和祖辈所设定,任何与这些设定相冲突的自身发展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遏制。
这种既是众人关注的中心而自己又无足轻重的处境,使得孩子在貌似被爱的氛围中长期经受着爱的饥渴。
有些曾经遭受过挫折或者没有实现自己某个愿望的母亲,会把强烈的期待过多倾注在孩子身上。比如花费超出自身承受力的费用让孩子出国,或者竭力要把孩子塑造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一切,全身心地陪伴和监督孩子。感受到巨大压力的孩子则可能压抑自己天性中的某些方面,去不断地回应母亲的需要,由此发生性格和行为上的偏差。而这些偏差反过来又让母亲更加忧心,并对孩子加以更多的关注,形成一个奇怪的循环。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成为母亲这种过度的情感倾注的唯一承受者,没有同胞可以为他分担压力。这种以母爱的形式呈现的高浓度情感,从一开始就可能对孩子的亲密情感体验造成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