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学分析 -金色年华心理咨询中心
咨询电话:0553-5209476 网站首页 世茂分部 |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专家风采 | 青少年危机 | 催眠 解梦 | 相关知识 | 人格障碍
情感婚姻 | 抑郁症 | 焦虑症 | 强迫症 | 性心理 | 社交恐惧 | EAP中心 | 失眠门诊
  栏目导航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专家风采
>相关知识
>人格障碍
>情感婚姻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性心理
>社交恐惧
>EAP中心
>青少年危机
>催眠 解梦
>失眠门诊
  锟斤拷锟街
“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学分析
来源 : 芜湖心理      日期 : 2015-12-12         点击次数 : 50467


  自恋式的羡慕嫉妒是希望引起别人的羡慕嫉妒来填充内在的匮乏感,将他人对自己的羡慕嫉妒内射到自体,从而成功地防御掉了由于体验到自己羡慕嫉妒他人所产生的强烈的空虚感和毁灭性的羞耻感。他们总是特别擅长于引起他人的钦佩或羡慕,是“不同寻常”的人,他们的父母出于自恋平衡的强烈需要,把他们塑造成了不同寻常的人,永远地把孩子看成不同寻常的人而为此高兴。为了得到爱,他们必须不断地获得特别的成绩或表现出特别的外观,他们所缺乏的正是彻底地被接受和被爱的感觉。他们是羡慕者和被羡慕者相互转换的,他人的成就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不同寻常之处产生质疑,他们会问他人的成就是否属实,不断进行确认,并在其中更加变本加厉地显耀自己的不同寻常之处。他们常常在人群中自我表现和自我欣赏,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受到了贬损,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脚跟不稳,只有在自己不同寻常的时候才能受到尊敬。他们其实非常饥渴,想要得到温暖、肯定和关注,但这一切他们又只能贬损,不能接受,直到自大妄想再也支撑不住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会出现抑郁性的崩溃和持久的空虚感。


  不管是分裂式、边缘式还是自恋式,我统称为自体障碍,因为这都涉及主体实在性和自我认同感的缺失。三者体验的羡慕嫉妒情感对他们来讲有着更深的威胁性,所有的症状都是为了在潜意识层面颠覆他人对主体的威胁性,而令人感到难过的是,三者的主体却是紊乱而被错构的,在这错位的追寻下书写着症状,而症状却远远不是真实的主体本身。

上一页  [1] [2] [3] 

友情链接:
   
  语栖心理咨询(原金色年华心理咨询) 技术支持:天颂公司 管理登录
全天值班电话:18955322167(值班手机)皖ICP备17028523号-1
邮箱:9215595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