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个体往往会对他的这些“自体客体”(他人)强求,强求他人必须跟自己一样,围着自己转;否则就会失去“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存在感。自恋的这层含义,属于“自体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恋概念,尤其是自恋中的“夸大的自体”。
4、自恋:把“别人”等同于“自我”
人的潜意识“初级思维过程”,经常是忽略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性。只要是能够产生同样感受的不同事物,人们宁愿在潜意识里当作是同一类、同一种事物。当人们“以人为镜”地认识自己时,经常会忽略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别人跟我是一样的人”(投射、镜映移情的心理机制),缺少区分自身与他人边界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个人意愿、好恶投射给别人,认为别人肯定跟我一样,具有同样的想法、同样的感情、相同的需要和愿望。人类的这种“将心比心”的能力,是产生共情的潜意识心理基础。
从前有一位有钱人,花大价钱买了一只名贵的鸟,有钱人喜欢喝酒,就给鸟喝酒,自己喜欢吃肉,就给鸟吃肉。这样喂了三天,鸟就死了。这个有钱人,就是“自恋”的人,他把鸟等同于自己,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个人喜好投射给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鸟,不注意区分鸟和人的差异,结果就会导致鸟的死亡。有的妈妈,经常会像这位有钱人那样,把个人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自己喜欢唱歌,就给让孩子去学唱歌;自己喜欢跳舞,就让孩子去跳舞,而不管孩子是否真正地喜欢这些。
孔子说: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其实,“己之所欲,亦不能施之于人!”
5、自恋:割裂好自体与坏自体,理想化自身与他人
在婴儿早期阶段(分离-个体化阶段),当婴儿的欲望和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时,婴儿对于现实中的妈妈就会感受为“坏妈妈”,同时,婴儿会在内心创作、想象出一个“好妈妈”的形象,并期望着好妈妈的出现。这是婴儿遇到挫折时的“理想化防御机制”。在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婴儿也会把自己理想化,把自己想象为一个最乖、最可爱的“宝宝”。在这个婴儿发育过程中,如果婴儿能够得到好妈妈持续稳定的呵护、共情和及时响应,那么,婴儿就能够逐渐地将“好妈妈”与“坏妈妈”整合,也能把“好宝宝”与“坏宝宝”整合,并把“理想与现实”整合,并逐渐地形成“区分幻想与现实的能力”、“区分自身与他人能力”,使自己仰望理想,又能立足于现实,发展自己的实际能力,脚踏实地地、快乐地去生活。
如果在“分离-个体化阶段”,婴儿没有得到妈妈的持续呵护、共情和及时响应,那么,婴儿就会一直处在“好自体”与“坏自体”的割裂状态,其在内心保持着“好妈妈”、“好自身”的幻想,而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强烈的弱小无力感、无价值感、被遗弃感,有着对自己的“坏自体”的强烈憎恨与自我贬低,反向形成“好自体”,并理想化地去强烈追求这个“好自体”。婴儿可以一直使用这种理想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一直持续到成年,构成他“过度理想化的人格特征”,这样的人经常会对赞美成瘾,认为“自己的筐里没烂杏”,自己什么东西都必须是好的,必须超过别人,压别人一头,强求自己达到自我理想的程度,强求别人必须把我看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