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医生的身分写作,我的进路植根于坚实的科学。”(p.11)本书非常值得阅读,特别是对医生、辅导员和老师等关心青少年的人士。 虽然台湾和香港的性教育,尚未发展到美国那种被性解放意识形态操控的地步,但这等言论已在教育界、社工界和媒体广泛渗透,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在某些圈子(如性别教育)已被奉为金科玉律和不可质疑的真理。葛萝丝曼医生的着作好像暮鼓晨钟,使我们从盲目追随西方前卫思想的迷思中惊醒过来。当我阅读此书时,有点庆幸在港台的文化中,传统智慧在性教育中还有一定地位;但另一方面也忧虑,这十多年我在前线文化争论的经验告诉我,在香港有不少性解放组织,都打着性教育的旗帜成功地对政府、传媒甚或学校发挥影响力,基督徒又在做甚麽呢?我认为要发挥光、盐的作用,我们实在不能忽略对性教育的承担。我们不去好好教育我们的孩子,别的“有心人”会迫不及待为我们承担这责任!我们究竟希望孩子接受怎样的性教育呢? 我深盼在港台多一些像葛萝丝曼医生那种知识分子(特别是基督徒),为真理发声,勇于挑战性解放的谎言。其实我们不用丧胆,传统智慧与当代医学的结合是我们的利器。 附注: 1.郑丞杰医师曾这样批评何春蕤:“至于子宫颈癌……全世界的医学研究都指出,其成因和太早开始性行为,以及多重性伴侣有重大关係。……何春蕤不信这一套,她鼓励少年男女早早开始上床交媾,并且多多益善,愈多愈爽。”(郑丞杰,〈好坑斗相报?—抑是诅咒乎别人死?〉,载何春蕤主编,《呼唤台湾新女性——豪爽女人谁不爽?》,台北:元尊文化,1997,页161。)何春蕤回应:“有关只是相关係数的表现,并无‘因果关係’的暗示……性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联尚有待证明,不过,即使某种情慾生活方式有可能导致疾病,这并不表示这种情慾生活方式是不道德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选择她想要的生活方式。”(〈亲爱的,你把情慾变成消毒水了!〉,载《呼唤台湾新女性》,页190。)为了提倡情慾自主,何春蕤把子宫颈癌的风险也一笔抹杀,真不愧为“豪爽女人”,但正如郑医师指出,恐怕“最大的输家……将是盲目跟进想做‘豪爽女人’,而奋勇跳入情慾大池,却不会游泳,也没有救生圈,而不幸惨遭灭顶的基层女子—和少女。”
上一页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