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EatingDisorders)又称摄食障碍,医学上指妨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的异常进食习惯或对体重的病态控制倾向。目前被区分出来的进食障碍疾病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暴食症、异食癖、不典型进食障碍。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拒绝食物的孩子们
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我们见到了11岁的小雪和13岁的安雅。两个花季女孩瘦得好像失去了物理质量,让我们的心一阵阵抽紧。
小雪是由于过度节食,出现了低血糖及身体发育不良等身体状况,被父母送到医院的。医生让她躺在床上输液,小雪却执意要站着——她拒绝一切可以保存能量的方式。副主任医师李雪霓在会诊时,用儿童化的声调对她说:“你这个病,严重了,会死的。”小雪坚决地说:“我不怕死!”
13岁的安雅,身高一米五八,体重只有25公斤,入院后,原本应该卧床休息,她却执意每天在跑步机上跑步。低血糖晕倒了,醒来后继续跑。
1983年,美国歌手卡朋特因厌食症而死;2005年,15岁的湖南女孩曾依为了要参加“超级女声”拒绝进食,导致身体各脏器衰竭;2007年米兰时装周期间,体重仅31公斤的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卡罗,以裸照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厌食症的吞噬力量……
不单纯是体重和进食问题
厌食症改变了这些女孩的生命轨迹。她们在醒着的任何时刻,都只有一个生命目的:瘦,再瘦……瘦到什么程度为止呢?“对于很多厌食症的女孩来讲,瘦是至高无上的理想。”李雪霓说,“只有无休止地瘦下去,她们才能够感到安全。”这些厌食症女孩丧失了基本的健康,甚至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继续学业,社会生活也受到很大限制。
北大六院心理专家丛中说,厌食症患者一个值得注意的人格特质是极端完美主义。“在达到一个目标之后,还要实现更高的目标。当目标变得极端理想化而无法实现的时候,他们在心理上无法接受。这样的人格特征在青春期之前,可能会表现为学习上争强好胜;到了青春期,女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是不是苗条,于是,瘦就成为一个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确定,就可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实现目标。”
“厌食症不是单纯的进食和体重问题,而是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生命驾驭感的心理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青少年厌食症研究专家马丽庄教授说,厌食症最大的含义和功能是“控制”。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是:青少年时期的任务是追求自主和探索自我的身份感,而厌食者却体会到“无能为力的无能感”,于是,“他/她相继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重下降的‘成功’给了他/她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进一步维持自我饥饿的症状循环。